测试流程制定
6)再次同步测量环境中太阳辐照度、组件温度及环境气温,---在iv特性曲线测量期间,辐照度和温度并未发生突变;
7)根据测量数据,计算iv特性曲线上大功率点,填充系数等特征参数,将所有数据打包,存储于sd卡内,本次iv特性曲线扫描结束。
当1组数据测量完成,平台可根据用户设定,控制光伏组件工作于开路、短路或大功率等状态,直到下1次测量开始,可检测光伏组件长期处于特定状态工作性能。
为避免环境辐照度或温度变化对所测iv特性曲线的影响,使所测曲线光滑,能否快速的扫描iv特性曲线---。在上述测量流程中,ad转换器对光伏组件iv特性曲线上每个点同步测量时间约80μs,测量一组iv特性曲线数据需用时约22ms,一般而言,该测量时间内几乎不会出现环境辐照度或温度突变的状况。
在所测数据存入sd卡之后,dsp同时将测量数据封装为udp包,通过以太网模块,经由测试平台路由器,发送位机,上位机在接收到每个udp包后,都给予接收应答。基于vb.net编程技术,设计了上位机监控程序,它与dsp通信,并将数据存储于sqlserver数据库内,便于用户对组件户外长期工作性能分析和评估。
第三种产生光伏组件pid效应的原因是:光伏组件的边缘部分容易有水气进入,eva发生水解后会生成---,---和玻璃中的na反应,可以生成大量的自由移动的na离子,会与电池片表面的银栅线发生反应,从而腐蚀电池栅线,导致串联电阻的升高,导致组件性能衰减,此类衰减不可恢复。
可知,光伏组件pid效应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类:
1.原pn结电场情况改变,或存在其它的电流通道,造成实际流过pn结的光生电流减小;
2.器件受到离子迁移的影响,材料性能发生了不可恢复的变化,和原始制造出的组件相比,输出功率变小。
目前,根据光伏组件pid效应产生原因,尽管可分别从电池、组件和系统端减弱或避免pid,但pid效应的影响终还是体现在电池片上。因此,建议电池厂家对产品进行更的研究,上下游结合,整体考虑高的解决方案。
太阳能板构成及各部分功能
3)电池片:主要作用就是发电,发电主体市场上主流的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片、薄膜太阳能电池片,两者各有优劣。
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,设备成本相对较低,但消耗及电池片成本---,但光电转换效率也高,在室外阳光下发电比较适宜。
薄膜太阳能电池片,相对设备成本较高,但消耗和电池成本很低,但光电转化效率相对晶体硅电池片一半多点,但弱光效应---,在普通灯光下也能发电,如计算器上的太阳能电池。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100000089630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67417526.html
关键词: 硅片回收/回收硅片 - 电池片回收电池片 - 多晶硅/单晶硅 - 太阳能电池板 - 光伏组件回收